1. 首页 > 好名字

夏至三庚便数伏是啥子意思 夏至三庚便数伏 下半句

  • 时间: 2024年-06-07 12:42
  • 夏至三庚便数伏是什么意思?

    “夏至三更数伏”这种计算方式是利用我国古代干支记日法来计算入伏时间的,也就是用天干地支相配来记载日期顺序的方法。其中十天干分别是甲、乙、丙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,而十二地支则是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,分别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组合。其中,逢庚的日期便被称为庚日。按照俗语的说法,夏至节气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就开始入伏了。
    夏至三庚入伏是从“夏至日”开始往后数,数到第三个“庚日”便开始入伏了。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,这就是所谓的“三伏”。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,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,阳光接近直射。

    一庚多少天?

    一庚10天;
    古代用天干、地支合并记载时间,三庚中的“庚”字便是天干中的数字“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”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,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。
    夏至三庚数头伏,我们根据这个口诀,可以算出每年的头伏时间。据天文专家表示,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,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,因为接近地面的热量,这时还在继续蓄积,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。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,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。